开关配置选择:
如双隔离、双电源、预付费、带计量、带看门狗、隔离开关、PT、永磁机构等等,也可根据客户要求非标定制。
包装
采用木箱包装能可靠地保护开关,牢固可靠,包装紧密、减少物流过程的货损、货差,断路器安全加速了运输工具的周转,缩短了开关送达时间,提高劳动生产率。大大缩短产品装卸时间,效率大为提高,而且降低了劳动强度
主要分类
(1)按操作方式分:有电动操作、储能操作和手动操作;
(2)按结构分:有老型和新型小型化式;
(3)按使用类别分:有户外型和户内型;
(4)按灭弧介质分:真空式和空气式;
(5)按动作速度分:有快速型和普通型、智能型;
(6)按极数分:三极和四极等;
(7)按安装方式分:户外有柱式、落地式等,户内有固定式和手车式、侧装式等。
10KV 真空断路器安装要求分为以下六步:
(1)安装前所有的零件及其组件检验是否合格。
(2)安装所用器具是否满足器具要求。
(3)安装过程中的各元件安装的紧固件规格按设计规定采用
(4)装配后的极间距离,上、下出线的位置距离应符合图样尺寸的要求。
(5)各转动、滑动件装配后应运动自如,运动磨擦处涂抹润滑油脂。
(6)调整试验合格后应清洁抹净,各零部件的可调连接部位均应用红漆打点标记,出线端处涂抹凡上林并用洁净的纸包封保护。
开距和接触行程的调整
真空断路器的机械特性表都给出标称开距和接触行程的数据。先用手动进行合闸和分闸,测量出开距和接触行程后,便可按如下方法进行调整,使它们满足技术规范。
(1)同轴式结构的调整
总行程(=开距十接触行程)若小于两者标称值之和时,意味着开关主轴转动量不够,此时应将操动机构与主轴拐臂连接的可调连杆调整得长一些;反之则调整短,使总行程基本符合要求,这是*步。
第二步,调整总行程中开距和接触行程之间的分配,此时只需调整各极绝缘推杆前端带螺纹的连接头长度。调长时,则开距↑,而压缩行程↓;调短,则开距↑,而接触行程↓。螺纹连接头的小调节范围为拧入(相当于绝缘推杆长度缩短)或旋出(该长度增长)半圈,即螺距的一半。
绝缘推杆螺纹连接头也同时用来调节三极同期性,因此调整过程中既要使开距和接触行程在允差范围内,又要照顾到三级的同期性。通常用手动合、分闸方式,反复多次才能调好。在调整的整个过程中,要特别注意不要使接触行程超出允许范围,以免触头合闸弹簧并圈而导致零部件损坏。
(2)异轴式结构的调整
在这类断路器中,由于触头弹簧轴与动触头轴不在一条直线上,上述总行程计算在此没有物理意义,调整方法有所不同。
在开距、接触行程调整过程中,亦须同时调整三级不同期性,相互兼顾,反复调整使都处于允许的公差范围之内。
(3)辅助开关联锁的调整
手动调整好开距、接触行程后,在电动合、分闸操作之前还把辅助开关的联锁位置调整好,否则可能烧坏电器元件。
调整时,把辅助开关与主轴拐臂连杆一端的联销解开,手动合闸断路器,同时将辅助开关转至刚刚跳断位置,调整活接螺栓及连杆的长度,使连杆与活接螺栓的销孔大致吻合。再以手动分闸断路器,并将辅助开关转至刚跳断位置,亦应使连杆与活接螺栓的销孔大致吻合,调整时多次反复直至达到上述要求为止,再穿上销子。力求在断路器的合闸或分闸行程终结前,辅助开关电接点都能提点切断。
真空断路器的实际结构中,触头合闸弹簧设计成即使处于分闸位置,也有相当的预压缩量,有预压力。这是为使合闸过程中,当动触头尚未碰到静触头而发生预击穿时,动触头有相当力量抵抗电动力,而不致于向后退缩;当触头碰接瞬间,接触压力陡然跃增至预压力数值,防止合闸弹跳,足以抵抗电动斥力,并使接触初始就有良好状态;随着接触行程的前进,触头间的接触压力逐步增大,接触行程终结时,接触压力达到设计值。接触行程不包括合闸弹簧的预压缩量程,它实际上是合闸弹簧的第二次受压行程。合闸速度
平均合闸速度主要影响触头的电磨蚀。如合闸速度太低,则预击穿时间长,电弧存在的时间长,触头表面电磨损大,甚至使触头熔焊而粘住,降低灭弧室的电寿命。但速度太高,容易产生合闸弹跳,操动机构输出功也要增大,对灭弧室和整机机械冲击大,影响产品的使用可靠性与机械寿命。平均合闸速度通常取0.6m/s左右为宜。分闸速度
断路器的分闸速度一般而言速度越快越好,这样可以使首开相在电流趋近于0前2~3ms时能开断故障电流;否则首开相不能开断而延续至下一相,原来首开相变为后开相,燃弧时间加长了,增加了开断的难度,甚至使开断失败。但分闸速度太快,分闸的反弹也大,反弹太大震动过剧亦容易产生重燃,所以分间速度亦应考虑这方面因素。分闸速度的快慢,主要取决于合闸时动触头弹簧和分闸弹簧的贮能大小。为了提高分闸速度,可以增加分闸弹簧的贮能量,也可以增加合闸弹簧的压缩量,这都必然需要提高操动机构的输出功和整机的机械强度,降低了技术经济指标。经过多年试验认为,10kV的真空断路器,平均分闸速度能在0.95~1.2m/s比较合适。弹跳时间
这一参数国外的标准中都没有明确规定,1989年底能源部电力司提出真空断路器合闸弹跳时间小于2ms。为什么合闸弹跳时间要小于2ms呢?主要是合闸弹跳的瞬间会引起电力系统或设备产生L.C高频振荡,振荡产生的过电压对电气设备的绝缘可能造成伤害甚至损坏。当合闸弹跳时;同小于2ms时,不会产生较大的过电压,设备绝缘不会受损,在关合时动静触头之间也不会产生熔焊。
合闸的不同期性太大容易引起合闸的弹跳,因为机构输出的运动冲量仅由首合闸相触头承受。分闸的不同期性太大可能使后开相管子燃弧时间加长,降低开断能力。
合闸与分闸的不同期性一般是同时存在的,所以调好了合闸的不同期性,分闸的不同期性也就有了。产品中要求合分闸不同期性小于2ms。
分、合闸时间是指从操动线圈的端子得电时刻计起,至三极触头全部合上或分离止的一段时间间隔。
合、分闸线圈是按短时工作制作设计的,合闸线圈的通电时间不到100ms,分闸线圈的不到60ms。分、合闸时间一般在断路器出厂时已调好,无须再动。
当断路器用在发电系统并在电源近端短路时,故障电流衰减较慢,若分闸时间很短,这时断路器分断的故障电流就可能含有较大的直流分量,开断条件更为恶劣,这对断路器的开断是很不利的。所以用于发电系统的真空断路器,其分闸时间尽可能设计长些为宜。
灭弧原理:
断路器采用真空灭弧室,以真空作为灭弧和绝缘介质,具有的真空度。当动、静触头在操动机构作用下带电分闸时 ,在触头间将会产生真空电弧,同时,由于触头的特殊结构,在触头的间隙中也会产生适当的纵向磁场,促使真空电弧保护为扩散型,并使电弧均匀地分布在触头表面燃烧,维持低的电弧电压,在电流自然过零时,残留的离子、电子和金 属蒸汽的微秒数量级的时间内就可复合或凝聚在触头表面和屏蔽罩子,灭弧室断口的介质绝缘强度很快被恢复,从而电弧被熄灭,达到分断目的。
储能:
在智能控制单元内合上辅助电源开关给智能控制箱内蓄电池充电,如果蓄电池已充电时可以将智能控制箱内的蓄电池开关合上,等待20s此时储能电容器已充电,断路器已处在准备操作状态。
合闸操作:
断路器处在分闸的位置,由控制回路的“位置开关”识别将合闸操作回路导通,为合闸操作做好了准备。就地按动智能控制单元的合闸按钮,或者通过远方操作启动合闸回路,激励操作机构的合闸线圈,克服分闸侧磁铁的吸力,同时使铁芯驱动断路器动触动头按规定速度合闸。判断出断路器已处在合闸的位置,控制回路自动将合闸线侧电源断开,并同时允许分闸操作,为分闸操作做好准备,此时铁芯由磁铁的作用保持在合闸侧,在合闸线圈断电后,它不仅能够克服断路器触头弹簧的反作用力,而且还具有一定的合闸自保持力使断路器可靠保持在合闸的位置,在操动机构以及断路器上无需另设合闸保持和分闸脱扣装置。
甘肃高压断路器图片zw32-12FG/630
更新时间:2023-02-03 04:56:02